春风化雨入基层,政策宣讲润人心。今年以来,惠安县扎实开展人才政策进乡镇进企业进校园宣传宣讲活动,多措并举提升人才政策知晓度,推动人才政策通达“零距离”、覆盖“零盲区”、落实“零障碍”,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统筹协调聚合力
“今年,我们组建服务专班,更加系统、更有计划地推动政策宣讲活动,推动人才政策在基层‘开花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惠安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组建服务专班。印发《关于开展人才工作“进企业 送政策 问需求 优服务”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抽调成员单位领导、乡镇组委和业务骨干组建4支人才服务队伍,分片区到各乡镇、各园区宣讲人才政策,提供“即时咨询、全程帮办”服务,实现各领域全覆盖的 宣传效果。
优化联络机制。依托各镇,建立人才工作联络群12个,不间断向各乡镇、园区的企业推介惠安人才政策。各企业同步在联络群反映本单位人才需求、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难点和人才政策疑问等问题,精准对接人才服务工作。
明确工作职责。形成由县委人才办牵头,县人社局指导,县就业和人事人才中心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宣讲小队有计划到各乡镇、园区、学校宣讲人才政策,压紧压实人才服务保障工作责任。
广泛宣传普政策
“人才服务专员走进乡镇宣讲,可以直接解答我们的疑问,了解我们的诉求,有助于我们为企业员工争取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和补助政策,更好地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人才优势,更好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化泉州园区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发展部总经理李榕龙表达了对宣讲团的感谢。
今年以来,为扩大人才政策覆盖面,充分调动用人主体引才聚才积极性,惠安县走进乡镇、园区、学校,当好“三员”角色,推进人才政策宣传。
主动上门,做好政策“快递员”。开展人才政策进乡镇、园区、学校宣传系列活动,主要宣讲省、市高层次人才政策、惠安县“涌泉”行动二十二条措施、高水平高校引才十条措施等惠才政策,并现场引导做好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共开展宣讲活动15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参与活动的企业380余家,引导20余人次现场做好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
线上发力,做好政策“宣传员”。利用“惠安人才之家”公众号、“惠安人社局”视频号等新媒体常态化宣传人才政策、引才活动和优秀人才典型,组织拍摄《来惠安 真补贴 不画饼》等视频生动讲解人才政策相关细则,形式多样地将人才政策“春风化雨”送入基层;联合通信三大运营商推出人才卡、人才套餐,通过朋友圈、短信形式宣传人才政策,提升人才政策知晓面,累计发送人才政策朋友圈广告、手机短信47万条。
马上就办,做好政策“解答员”。针对企业和人才在宣传活动现场提出的问题,由人才专员现场解答;针对无法当场回答的问题,严格落实24小时回复制度,由人才专员会后咨询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及时做好答疑释惑工作;针对通过电话咨询的求职者,人才专员“一对一”进行答复,推动惠才政策落实落地,共解答问题50余个,接受咨询200余人次。
高效服务解“才”忧
“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帮助我的两个小孩解决转学问题,办事效率真高,真的非常感谢。”今年从省外引入的高层次人才高杜娟在接到两个孩子的入学通知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惠安县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的一个生动缩影。
政策出台有力度。今年,惠安县在泉州市“涌泉”行动20条的基础上,叠加推出了6项极具惠安特色、诚意满满的惠才政策。特别是在福建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将聘用补贴覆盖面扩大到非工科类青年人才,解决了部分企业引进的获得工程学、理学(理工交叉学科)学位的青年人才无法享受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相关政策的难题。
政策执行有速度。建立涉才部门协调机制,推行人才服务“一网通办”“一站办结”,有效提升人才政策的落实速度。在收到企业反映的9位高校毕业生尚未领取安居补助的问题,人才专员第一时间进行数据核查,并发送短信提醒用人单位提交在岗证明,以最快速度解决了安居补助发放的问题。
人才服务有温度。为进一步提高对外来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人才的幸福感和融入感,惠安县完善教育、住房、医疗优先保障机制,妥善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如针对泉惠石化园区管委会派出所无办理落户职能的情况,县委人才办沟通协调惠安县公安局、中化园区公司等单位,开设设立专户,专门接收化工企业人才落户需求,让来惠人才感受温暖。今年来,共帮助42名人才解决入户问题,帮助6名人才解决子女转学问题,协调4名博士入住人才公寓。(惠安县委人才办)